前言:
在当今社会,减肥已成为广泛关注的健康议题,其影响力几乎渗透到各个年龄段。据统计,成年人中超重者占比高达40%,而在未成年群体中,也有20%的孩子面临肥胖问题。这一现象催生了减肥行业的蓬勃发展,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。
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,一些不法商家趁机而入,他们假扮成的减肥营养师、体重管理顾问或健康指导师,利用消费者对减肥的迫切需求,通过夸大减肥效果来吸引顾客购买其产品。当消费者发现初次购买的套餐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时,这些商家往往会推销更昂贵的套餐,形成层层诱导的消费陷阱。
受害者经历分享(改编发布):
今年二月,孙女士在抖音平台上结识了一位自称瘦身专家的导师,并在其推荐下购买了一套减肥产品。随后,她被告知将有的减肥顾问全程跟进指导。不久,一位名为小王的顾问开始与孙女士联系,负责指导其使用产品。在使用产品的第三天,小王询问孙女士是否排出了特定的“脂肪排出物”,但孙女士并未有此现象。
面对孙女士的疑问,小王将其归咎于体质差异,并表示需要为其申请更别的专家指导。经过一番努力,小王成功为孙女士联系到了另一位名为“王女士”的瘦身导师。
“王女士”对孙女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,指出其存在脂肪分解酶不足、基础代谢率低、体质寒湿等多重问题,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脂肪堆积和减肥困难。为了改善这些问题,“王女士”为孙女士量身定制了一套价值3800元的减肥方案,并承诺将带来显著的减肥效果。
当孙女士收到产品后,发现所谓的减肥产品是些普通的食品,如玫瑰饮品、酵素饮料和益生元等。心存疑虑,但她还是按照指导进行了使用。在使用过程中,孙女士频繁出现水样便的情况,而“王女士”和小王则解释这是身体在排毒排湿的正常反应。
好景不长,在使用产品的第五天,“王女士”便以进入下一阶段为由,向孙女士推荐了一个价值9500元的升级方案。她声称之前的3800元只是整体费用的一部分,并未明确告知后续还会有其他费用。面对突如其来的高额费用,孙女士感到被欺骗,但在“王女士”的威胁下,她还是支付了这笔费用。
在的两个月里,孙女士不断被诱导购买各种减肥套餐,总花费高达五万余元。她的体重却并未发生任何变化。意识到自己被骗后,孙女士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,并发现有许多人与她有着相同的遭遇。
法务建议:当您在网络购物过程中遭遇减肥产品或其他保健品欺诈时,请务必保持冷静和理智。要妥善保存所有与商家的沟通记录、付款凭证以及产品包装等信息;对于商家恐吓、威胁或夸大产品效果的言论要特别留意并保留证据;后,可以寻求法律人士的帮助来维护自己的权益。在能够联系到商家的情况下,通常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追回被骗资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