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菱伺服驱动器典型故障码AL.10/AL.20维修案例解析

更新:2025-11-11 07:11 编号:43247287 发布IP:223.73.140.221 浏览:4次
发布企业
佛山市捷德宝科技有限公司
认证
资质核验:
已通过营业执照认证
入驻顺企:
6
主体名称:
佛山市捷德宝科技有限公司
组织机构代码:
91440605MA56EXH309
报价
人民币¥500.00元每台
售后维修
伺服驱动器维修
20年伺服维修经验
变频器维修
全国快递
伺服电机维修
关键词
伺服驱动器维修,伺服放大器维修,伺服控制器维修,伺服电机维修,变频器维修
所在地
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小塘工业大道东BP加油站旁
联系电话
13726603456
手机
13726603456
经理
黄华德  请说明来自顺企网,优惠更多
请卖家联系我
13726603456

详细介绍

三菱伺服驱动器典型故障码 AL.10/AL.20 维修案例解析

在三菱伺服驱动器(MR-JE/MR-J4/MR-J5 系列)的故障场景中,AL.10(主电路欠压)与 AL.20(电机过流)是两类与 “能量供给”“能量转换” 直接相关的高频故障码。前者关乎驱动器输入能量的稳定性,后者影响电机输出能量的合理性,若仅表层处理易导致故障反复。本文通过两个实战案例,按 “现象→数据→本质→维修” 的逻辑,解析从定位问题到根治故障的完整方案。

案例 1:AL.10(主电路欠压)—— 从 “开机报警” 到 “供电链路压降异常”

1. 故障场景与现象观察

  • 设备信息:某自动化装配线,搭载三菱 MR-JE-200A 驱动器,驱动 2kW 伺服电机,用于传送带定位。

  • 直接现象:驱动器通电开机后,面板立即报 AL.10,无法启动;偶尔断电重启后能短暂运行(约 5 分钟),随后报警。

  • 伴随现象:

  • 报警时驱动器电源指示灯(PWR)亮度明显变暗;

  • 车间其他设备(如周边 PLC、传感器)无电压异常,仅该驱动器所在支路出现问题;

  • 触摸驱动器输入端子(L1/L2/L3)电缆,有轻微发热感(环境温度 25℃,电缆温度约 35℃)。

2. 数据采集:量化供电链路异常

通过万用表、钳形电流表采集关键数据,定位压降环节:

采集项

正常范围

故障时数据

异常分析

车间配电柜输出电压

380V±5%(三相平衡)

A 相 378V,B 相 376V,C 相 375V

电网供电正常,无缺相或电压偏低问题

驱动器输入端子电压

380V±5%(与电网偏差≤3%)

A 相 342V,B 相 338V,C 相 340V

输入端子电压比电网低 36V,压降超正常范围

驱动器输入电缆电流

额定电流 4.5A(2kW 电机)

空载时 3.2A,带载时 5.8A

空载电流偏高(正常≤2A),电缆存在额外阻抗

电缆线径与材质

推荐≥2.5mm² 铜芯电缆

实际为 1.5mm² 铜芯电缆

线径偏小,载流能力不足,易产生压降

输入端子紧固扭矩

M4 螺丝 1.2-1.5N・m

实测 0.6-0.8N・m

端子松动,接触电阻增大,加剧电压损耗


3. 本质溯源:供电链路 “阻抗叠加” 导致欠压

AL.10 的核心是 “驱动器主电路电压低于保护阈值(通常为额定电压的 85%,380V 机型约 323V)”,本案例中欠压由两大阻抗叠加引发:

  • 电缆阻抗过大:1.5mm² 电缆线径小于推荐值(2.5mm²),电流通过时产生较大线损(尤其带载时电流增大,压降更明显);

  • 端子接触阻抗增大:输入端子螺丝未按标准扭矩紧固,长期运行后端子氧化,接触电阻从正常的≤5mΩ 增至≥50mΩ,加剧电压损耗;

  • 两者叠加效应:电缆线损 + 端子接触损耗,导致驱动器输入电压从 378V 降至 342V,虽未低于保护阈值,但接近阈值(323V),开机时电容充电瞬间或带载时电流波动,极易触发 AL.10 保护。

4. 维修方案:重构低阻抗供电链路

步:更换适配电缆,降低线损

  • 拆除原 1.5mm² 铜芯电缆,更换为 2.5mm² 阻燃铜芯电缆(符合三菱驱动器载流要求),电缆长度从原 5m 缩短至 3m(减少长线径带来的额外阻抗);

  • 电缆敷设时避免与动力电缆(如电机输出电缆)并行捆扎,防止电磁干扰,但无需额外屏蔽(供电链路对干扰不敏感)。

第二步:修复端子接触,消除接触阻抗

  • 用细砂纸打磨驱动器输入端子(L1/L2/L3)与电缆接头的氧化层,直至露出金属光泽;

  • 涂抹少量导电膏(如氮化铝导电膏),降低接触电阻;

  • 用扭矩扳手按标准扭矩(M4 螺丝 1.5N・m)紧固端子,确保接触可靠。

第三步:验证与优化,避免复发

  • 通电测试:开机后驱动器输入端子电压稳定在 372-375V,与电网偏差≤3%,无 AL.10 报警;

  • 带载验证:加载至电机额定负载的 120%(2.4kW),运行 1 小时,输入端子电压维持在 365-370V,电缆温度≤30℃,端子无发热;

  • 长期监控:通过驱动器参数 Pr.92(输入电压记录),连续 7 天记录电压波动,大值 375V,小值 368V,无低于 360V 的情况,彻底解决欠压问题。

案例 2:AL.20(电机过流)—— 从 “带载报警” 到 “能量转换系统失配”

1. 故障场景与现象观察

  • 设备信息:某数控铣床 Z 轴,采用三菱 MR-J4-70A 驱动器,配套 750W 伺服电机(HC-KFS73),用于主轴升降。

  • 直接现象:电机带载运行(主轴下降时,负载约 500N),驱动器运行 15-20 分钟后报 AL.20,停机后冷却 30 分钟,重启可短暂运行,故障循环出现。

  • 伴随现象:

  • 报警前电机外壳温度明显升高(红外测温仪测约 85℃,正常≤75℃);

  • 驱动器面板显示输出电流:带载时从额定 2.1A 升至 3.5A(超保护阈值 A,1.5 倍额定电流);

  • 电机运行时有轻微 “嗡嗡” 异响,不同于正常运行的平稳噪音,且振动幅度增大(千分表测机壳振动 0.15mm,正常≤0.05mm)。

2. 数据采集:定位能量转换异常

通过万用表、绝缘摇表、示波器采集电机与驱动器数据:

采集项

正常范围

故障时数据

异常分析

电机绕组对地绝缘电阻

≥50MΩ(500V 摇表)

实测 12MΩ

绕组轻微受潮,存在微弱漏电流,增加额外损耗

电机三相绕组电阻

三相偏差≤5%

U-V=3.2Ω,V-W=3.8Ω,W-U=3.3Ω

B 相绕组电阻比其他两相高 18.7%,绕组不均

驱动器输出三相电流

三相偏差≤5%

U 相 2.8A,V 相 3.5A,W 相 2.9A

V 相电流偏高,与绕组电阻偏差对应

电机轴承间隙

径向间隙≤0.02mm

实测 0.08mm

轴承磨损,运行阻力增大,负载扭矩上升

驱动器电流环参数

Pr.10=5(比例增益)

实际 Pr.10=2,Pr.11=25ms

增益过低,动态响应滞后,电流调节不及时


3. 本质溯源:能量转换 “三重失衡” 引发过流

AL.20 的核心是 “电机或驱动器输出电流超过保护阈值”,本案例中过流由电机、机械、参数三重失衡导致:

  • 电机绕组失衡:B 相绕组电阻偏大,电流分配不均,B 相电流过载,绕组受潮导致漏电流,额外消耗能量并发热;

  • 机械负载失衡:轴承磨损后径向间隙增大,电机旋转时产生偏心振动,负载扭矩从正常 2.5N・m 增至 4.2N・m,超出电机额定扭矩(3.0N・m),迫使电机输出更大电流以维持转速;

  • 参数调节失衡:电流环比例增益(Pr.10)过低(2<推荐值 5),积分时间(Pr.11)过长(25ms>推荐值 10ms),电机负载波动时,驱动器无法快速调整输出电流,导致电流峰值超阈值。

4. 维修方案:实现能量转换系统匹配

步:修复电机本体,恢复能量转换基础

  • 绕组处理:拆解电机,用绝缘漆浸泡定子绕组(温度 80℃,时间 4 小时),烘干后测试绝缘电阻≥100MΩ;用万用表复测三相绕组电阻,通过微调绕组匝数,使三相电阻偏差≤3%(终 U-V=3.3Ω,V-W=3.4Ω,W-U=3.3Ω);

  • 轴承更换:拆除老化轴承(原型号 6204ZZ),更换同型号高精度轴承,安装时涂抹耐高温润滑脂(锂基润滑脂,填充量为轴承内部空间的 1/3),测试径向间隙≤0.01mm。

第二步:优化驱动器参数,匹配负载特性

  • 电流环参数调整:通过三菱 GX Works3 软件,将 Pr.10(电流环比例增益)从 2 调至 5,Pr.11(电流环积分时间)从 25ms 调至 10ms,提升电流动态响应速度,减少负载波动时的电流峰值;

  • 过载保护阈值校准:电机额定电流 2.1A,将 Pr.50(过流保护阈值)从默认 A(1.5 倍)微调至 2.73A(1.3 倍),既保留安全余量,又避免正常负载波动误触发保护。

第三步:系统验证,确保长期稳定

  • 电流平衡测试:带载运行时,三相电流分别为 U 相 2.2A,V 相 2.3A,W 相 2.2A,偏差≤4.5%,无单相加载;

  • 温度与振动测试:连续运行 4 小时,电机外壳温度≤68℃,驱动器温度≤52℃,机壳振动≤0.04mm,无 “嗡嗡” 异响;

  • 动态负载测试:模拟主轴频繁升降(10 次 / 分钟),电流峰值稳定在 2.6-2.7A,未超保护阈值,无 AL.20 报警,彻底解决过流问题。

AL.10/AL.20 故障维修核心

故障码

核心问题类型

维修关键原则

常见误区规避

AL.10

供电链路阻抗异常

1. 优先排查外部供电(电缆、端子);2. 确保线径与扭矩符合标准;3. 避免仅依赖电网电压判断

1. 直接拆解驱动器查电源模块;2. 忽视端子松动或电缆线径问题

AL.20

能量转换系统失配

1. 先空载测试区分 “电机 / 驱动器 / 负载”;2. 修复电机与机械负载后再调参数;3. 避免盲目调大保护阈值

1. 直接更换驱动器或电机;2. 仅调大 Pr.50 阈值,未解决根源


通过两个案例可见,AL.10 与 AL.20 的维修需跳出 “故障码→换部件” 的表层思维,从 “供电链路”“能量转换” 系统逻辑出发,结合数据量化异常,才能找到本质问题。维修后需通过带载验证、长期监控确保根治,避免故障反复影响生产。



关于佛山市捷德宝科技有限公司商铺首页 | 更多产品 | 联系方式 | 黄页介绍
成立日期2012年03月22日
法定代表人符彬彬
注册资本20
主营产品佛山变频器维修中心,西门子变频器维修, 富士变频器维修 , 施耐德变频器维修 ,科比变频器维修, ABB变频器维修 , 三菱变频器维修 ,丹佛斯变频器维修,安川变频器维修,台达变频器维修,变频器售后服务中心,瓦萨变频器维修
经营范围销售:变频器、电气机械、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;服务:变频器、电气机械及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维修(不含特种设备维修),节能工程改造(以上项目国家法律、行政法规禁止经营的除外;法律、行政法规限制经营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)。(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,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)〓
公司简介佛山市捷德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.业维修及改造为一体的科技型公司,维修广泛应用于陶瓷、纺织、印染、电子、冶金、塑料、建材、石化、家具、玻璃、木工、包装、食品、通信、机械加工、汽车制造、船泊等行业;我们一直秉承的“以德为本,诚信经营”客户精神和“诚信,责任,创新”的经营理念,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,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而得到客户的一致认可。公司拥有一批长期从事国内外品牌变频器、驱动器、伺服电机、机器人控 ...
公司新闻
我们的其他产品
顺企网 | 公司 | 黄页 | 产品 | 采购 | 资讯 | 免费注册 轻松建站
免责声明:本站信息由佛山市捷德宝科技有限公司自行发布,交易请核实资质,谨防诈骗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  法律声明  联系顺企网
© 11467.com 顺企网 版权所有
ICP备案: 粤B2-20160116 / 粤ICP备12079258号 /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007号 / 互联网药品信息许可证:(粤)—经营性—2023—01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