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,美国公司BeyondMeat(BYND.US,下文采用中文译名别样肉客)于nasidake上市,成为“植物肉股”。价格46美元,上市三个月内股价冲击240美元,涨幅达到400%。
截止美国东部时间6月17日收盘,别样肉客报价23.72美元。距离IPO过去三年,市值从150亿美元跌至15亿美元,缩水超90%。
根据其2021全年财报,财年净亏损1.8亿美元,同比扩大245.21%;而在新公布的2022年Q1财报中,别样肉客已经亏损超1亿美元,毛利率仅为0.2%。对于“消费企业”而言,几乎可以认为该企业盈利能力趋近于0。
如今看来,别样肉客被高估了。
看完数据,猛然发现国内曾以植物肉作为营销亮点的品牌们,对于这个产品的声音愈发小了起来。西少爷的藤椒植物牛肉夹馍,在一众过千月销的单品面前,抱着自己努力突破的两位数月销不敢吭声;金鼎轩去年一下端出的24道植物肉菜品,有不少已悄然下线......
△图片来源:网络
当泡沫被戳破,我们不禁要问:植物肉,大势已去?
2
融资热潮、品牌蜂拥...
植物肉也曾站在顶流C位
不可否认的是,在别样肉客股价“跳楼”前,也曾创下过“2000年以来,市值2亿以上公司中,上市首日涨幅高”的成绩。
如果说今年谈及植物肉,伴随的词语是恢复冷静,那么过去两年的植物肉赛道就可以被称之为几近癫狂。
是资本市场融资不断。
过去两年中,国内植物肉赛道融资超20起。其中,深圳植物肉品牌星期零4轮融资金额接近10亿元人民币。
内参君根据公开可查信息整理了过去两年“植物肉赛道”投融资情况,具体如下:
△图片来源:网络
紧接着是各品牌蜂拥而上。
从“西方大佬”肯德基、麦当劳、必胜客、汉堡王、德克士...
到“国内新贵”西少爷、文和友、海伦司、桂满陇、大肆撸串...
△图片来源:网络
从“咖啡茶饮”瑞幸、Tims、喜茶、奈雪的茶...
到“零售消费”盒马、711、全家、山姆...
△图片来源:网络
都先后与植物肉供应商合作,或联名推出植物肉单品、或作为第三方合作售卖植物肉半成品。
随后,千余种植物肉单品陆续上线。
资本热捧下,品牌们纷纷拿出“诚意”,市面上植物基相关产品不断推陈出新。从“西式衍生”的植物肉汉堡、鸡块到植物肉披萨、意面,再到“中式新品”植物肉麻辣香锅、小炒黄牛肉、水饺、春卷、串串、粽子...
△图片来源:网络